项目背景:
为助力中小学有效落实新课标要求,建构素养目标新课堂,提升学校的课程开发及一线教师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核心能力。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举办新课标背景下学校课程开发与“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研修班。“教学评一体化”是践行新教材,落实新课标要求,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教学设计必备的基本要素。
学习目标:
1.了解学校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及思想方法,掌握学校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与实践。
2.直观观摩“素养▪迁移学习课堂”,参与课例研究和对话交流,深度理解“首尾呼应,用为始终;逆向设计,评伴全程”16字操作口诀。
3.深度领会“目标、教学、评价一体化”教学原则,掌握“进阶式目标、结构化任务、递进性学程、生成性成果、全程性评价”等“教学评一体化”学习设计策略。
4.掌握核心素养视域下学习目标、全程评价、迁移运用等各环节的设计方法,完成一份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课时教学设计。
课程特色
1.引领前沿:课程内容与新课标、新考试导向相契合,不仅仅从理论上引领,更突出成熟的成功经验,让教师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2.提供工具:提供单元规划、课时规划及课时教学设计模板,让学员教师“记得住、用得上”“易上手、易使用”,提高培训效率与质量。
3.注重实操:“讲练结合”是一线教师公认的有效培训策略。本次培训强调实用主义即课程实操,助力教师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4.分层进阶:课程分层,逐步进阶,学员教师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课程,学有余力的教师可以全程参与。
5.长期服务:活动结束后为参培教师答疑解惑提供专业支持,助力培训课程“能落地并不断优化”。
课程体系:
专家讲座: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特征与学校定位
★六种学校特色课程开发模式
1. 基于学校实际的整体性课程开发
2. 基于学校课程方案的特色学科课程群开发
3. 基于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特色课程开发
4. 基于学生通识性需求的特色课程开发
5. 基于学校特色资源的特色课程开发
6. 基于区域推广的特色课程群开发
专家讲座:基于新课标背景下的跨学科课程设计与实施
★基于核心素养的跨学科课程设计思路与框架
★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课程设计与实施模型及案例
专家讲座:教学评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和价值分析
★案例分析:何谓“教学评一体化”
★举例说明:教学评一体化的价值意义
专家讲座: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课时学习设计理论与原则
★“教学评一体化”学习设计的理论基础
★“教学评一体化”学习设计的基本原则
专家讲座: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课时学习设计实操培训
★素养学习目标设计方法、目标达成标准设计方法
★课堂先行组织设计方法、课堂新知建构设计方法
★课堂迁移运用设计方法、课堂成果集成设计方法
专家讲座: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素养•迁移学习课堂”建构策略
★瞄准“改课”的本质属性与终极追求
★“素养 • 迁移”学习课堂的基本涵义
★“素养 • 迁移”学习课堂的设计与建构
专家讲座:教学设计中的价值思辨、学科融合与美学塑造
★明辨性思维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与实践
★自然界中对称、教学中概念塑造与教师美学鉴赏力
现场教学:清华文化浸润及北京市大思政课教学基地
★清华大学校史馆、创客中心实验室
★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馆参观
名校访学:北京知名中小学参观交流
★学校课程开发建设经验分享
★学校文化观摩、校园参观交流
工作坊研修:作业设计、专家点评
★学员课程开发与教学作业设计展示、汇报
★专家点评指导及建议改进
备注:具体课程内容如遇调整,请以实际安排为准。
招生对象:
中小学校长、教学副校长、教研组长、一线骨干教师;教育研修机构教研员等。
增值服务:
★依托“清华终身学习”小程序,提供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包括清华风物、师道大光、学风建设等内容,使参训学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提供交流展示平台,选取优秀学员代表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水木论坛分享。鼓励参训教师在本校开展二次培训,发挥名师的引领辐射作用。
★注重成果导向,引导名师开展课程开发,教学设计,邀请专家进行点评指导。
师资构成: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等教研单位专家
★对学校课程开发、教学评一体化有资深研究的一线名师名校长等
学习证书:
完成学习任务,符合条件的由清华大学终身教育处统一颁发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办的:新课标背景下学校课程开发与“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研修班的学习证书,加盖“清华大学继续教育证书专用章”。

培训费用:
4800元/人,培训费包含课程研发费、专家授课费、教学管理费、学习证书费等。不包含学员的住宿费、交通费、用餐费,可帮助协调预定。
1.单位汇款:
培训费汇至清华大学账户,并开具合法有效的等额票据,汇款信息如下:
账户名称:清华大学
账户:0200004509089131550
开户行名称:工行北京分行海淀西区支行
汇款用途备注:姓名或单位简称
2.个人缴费:扫描二维码进行转账(可开具个人或单位发票)
备注:支付成功后,点击“申请开票”,填写开票信息。电话号码(须为11位手机号码)及邮箱处,请准确填写,以便接收电子票据。若开票类型为单位,则须填写税号(建议提前记好税号)。

培训时间:
2025年7月11日报到,7月12日-16日集中授课,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问卷,报名截止时间为面授课的前一天。

报名咨询:
张老师:13911198607(同微信)
孙老师:18210081967(同微信)
周老师:15910393589(同微信)
教学环节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