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协同育人与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研修项目上课时间:2025年7月

立项号:2525610074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项目简介

面对新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如何突破传统教育壁垒、构建大中学段协同育人机制,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紧迫课题。本项目旨在探索创新人才全链条培养模式,破解当前拔尖人才培养的痛点与挑战,为中国未来教育发展提供清华智慧。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是中央组织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人社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生态环境部国家环境保护培训基地。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立于1985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高校第一所继续教育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的继续工程教育唯一教席设在学院。

师资构成

清华大学教授、书院院长、院系拔尖创新人才负责人,北京知名中学校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负责人等。

培养对象

本研修项目面向致力于基础教育创新与拔尖人才培养的教育工作者,包括但不限于:

•中小学及基础教育机构: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教研与实践团队:教研员、科技辅导员、竞赛指导教师、跨学科课程设计者;

•教育生态参与者: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教育科技企业研发人员、校外教育机构负责人。

学习时间 2025年7月1日—7月5日

(2025年6月30日报到,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6月30日)

学习地点 清华大学

教学安排(共40学时)

生成式AI与教育创新

主题一: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清华实践)

主题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中学和大学人才培养的“夹角”

主题三:拔尖人才培养的张力与界限:基于“强基计划”4年追踪调查研究的数据

主题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的探索

主题五: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探索与实践——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为例

主题六:化学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

主题七:现场教学:清华大学工程实践教学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清华大学icenter(全球最大的校园创客空间)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学实践)

主题八: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主题九: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参访——北京市八一学校

主题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探索——以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为例

学习科学与教师发展

主题十一:学习科学与学习方法

主题十二:工作坊研修——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分享

大思政与文化浸润

主题十三:大思政实践教学:清华历史与文化——清华大学校史馆

备注:课程教学如有调整,以实际安排为准。

项目亮点

·师资权威:清华大学专家学者领衔授课,北京一线名校校长现身说法

·多维融合:覆盖“AI+教育”“思政实践”等热点领域,打通理论、政策与实践的全链条

·沉浸体验:参访清华校史馆、iCenter创新工场,零距离感受工程实践与科研育人的清华模式

学习收获

·权威洞见:对话清华专家、教育名家及一线校长,掌握拔尖人才培养的前沿理论与政策导向

·能力跃升:从批判性思维到AI教学应用,从思政浸润到团队建设,全面提升教育者核心素养

·技术赋能:深度掌握生成式AI等前沿技术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重塑课堂互动与创新教学模式

学习证书

完成学习任务,符合条件的,由清华大学终身教育处统一颁发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办的“大中协同育人与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研修项目”学习证书,加盖清华大学继续教育证书专用章,证书号可登录清华大学继续教育与认证网站(http://thtm.tsinghua.edu.cn)查询。

报名方式

1. 学校选派本单位人员参加,与我方联系统一报名

2. 教师个人报名:扫码登记信息,负责老师将在报名后一周内联系确认。

学费标准及交费方式

1. 培训费:4800元/人,包括课程研发费、授课费、教学管理费、证书制作费等,不含食宿费,开具合法等额的有效票据。每期报名满35人开班。

2. 付款方式:

(1)银行汇款

将培训费汇至清华大学账户,汇款信息如下:

账户名称:清华大学

账户:0200004509089131550

开户行名称:工行北京分行海淀西区支行

汇款用途:2525610074+学员姓名(具体信息可与负责老师确认)

(2)扫码付费

具体联系负责老师。

联系方式

罗老师,13810285997(微信同号),010-62798497

朱老师,15120090805(微信同号),010-62797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