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清华通识教育体验式工作坊研修项目上课时间:2025年12月

立项号:2525610941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项目背景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在通识教育、学科交叉、体美劳融合育人等方面积淀深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养体系。本项目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清华通识教育理念,通过清华文化与历史、体育迁移价值、美育、艺术教育等模块开展体验式研修,帮助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汲取清华育人经验,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拔尖人才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学习目标

深化教育理念认知

帮助参训者系统理解清华"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和通识教育体系,掌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育人目标上的有效衔接,提升参训者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格局视野。

创新培养模式实践

通过案例研讨、情境模拟等体验式学习,提升参训者在创新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及个性化培养方面的实践能力,掌握识别和培育创新潜质学生的科学方法,推动中小学育人模式转型升级。

拓展五育融合视野

依托清华特色体育、美育、艺术教育等资源,帮助参训者理解五育融合的育人价值,学习将艺术教育、体育精神等融入日常教学的创新方法,构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新范式。

搭建协同育人平台

促进参训者与清华专家、教育同行的深度交流,建立高校与基础教育的合作桥梁,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共同探索人才贯通培养的有效路径。

专家讲座

清华大学书院制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解析清华大学书院制"通专融合、师生共治"特色,分享跨学科培养模式与导师制实践,探讨如何在基础教育中借鉴书院制育人理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教学设计中的价值思辨、学科融合与美学塑造

教学设计的价值思辨,强调学科融合的重要性,并引导教师通过美学塑造提升教学设计品质,实现教育创新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审美教育在中小学的育人价值与实践(国家大剧院)

系统阐述音乐审美教育的核心育人价值,包括情感陶冶、创造力培养和文化传承功能,重点分享艺术教育创新实践,并结合作品赏析和教学案例,提供中小学开展音乐课程建设、社团活动及跨学科美育融合的具体实施策略。

工作坊研修

清华大学体育精神的育人价值与教育实践(清华体育部)

深入解读清华大学"无体育不清华"的教育传统,重点剖析体育精神在人格塑造、团队协作和意志培养方面的育人价值,并通过清华体育教学改革、特色体育课程等实践案例,探讨如何在中小学有效融入体育教育,实现"体教融合"的育人目标。

以美育人:美术鉴赏的教育价值与实施(清华美院)

解析美术鉴赏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新思维和文化认同方面的独特价值,通过经典作品分析与清华美育案例,系统介绍中小学美术课程设计、跨学科融合及校园美育环境建设的实践路径与实施策略。

现场教学

清华大学校史馆:清华人才培养与百年历史变迁

通过清华校史馆深度参访,解码“爱国奉献、通专融合”育人基因,提炼西南联大精神、体育传统等精髓,赋能特级教师将百年育人智慧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行动。

清华大学iCenter:清华大学工程实践教学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深度参访清华iCenter,解析"工程实践-跨学科创新-创客文化"育人范式,提炼可迁移的项目式学习工坊搭建、师资实训及低成本科创课程设计路径。

备注:具体课程内容如遇调整,请以实际安排为准。

学习证书

完成学习任务,符合条件的由清华大学终身教育处统一颁发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办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清华通识教育体验式工作坊研修项目的学习证书,加盖“清华大学继续教育证书专用章”。

B8E7 1A18 28D3

师资来源

清华大学书院、清华大学体育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

培训对象

中小学校长、管理干部及教师;对通识教育有兴趣的教师等。

培训费用

3600元/人,培训费包含课程研发费、专家授课费、教学管理费、学习证书费等。不包含学员的住宿费、交通费、用餐费,可帮助协调预定。

1.单位汇款:培训费汇至清华大学账户,并开具合法有效的等额票据,汇款信息如下:

账户名称:清华大学

账户:0200004509089131550

开户行名称:工行北京分行海淀西区支行

汇款用途备注:姓名+单位简称

2.个人缴费:扫描二维码进行转账(可开具个人或单位发票)。

报名咨询

2025年12月27日报到,12月28开始集中授课。扫描二维码填写问卷,报名截止时间为开班前一天。

张老师:13911198607(同微信)王老师:15620975651(同微信)

座 机:010-62798499;地   址:清华大学双清综合楼二层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网站网址(http://thtm.tsinghua.edu.cn)

教学环节展示

78A59